微通道换热器的发展和应用
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发展历史和法规要求:
20世纪30年代发明了一系列新型的合成制冷剂,当时人们还未能非常清晰的了解这些物质会对地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至80年代中期才从猜疑得到证实。1989年,第一项限制使用CFC的国际协议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签定,从而加速了保护臭氧免受化学物质破坏的进程。当时选择的替代品首选为R22,现绝大部分家商用空调等电器沿用至今。但R22 的大量消耗又会给地球带来了另一个灾难性破坏温室气体效应, 所以也被下达了禁用令:2003年压缩为65,2010年为35,2015年为10,2020年全面禁止(后13、调整2030年)!而先后改用R134a、R407C、R410a等新型环保制冷,并首先在汽车空调系统上获得强制使用(欧盟规定为1996年,中国规定为2002年)。现比较普遍采用高压力和高气体密度的R410a,不但可以用更小排气量的压缩机,还可以用更小直径的管路和阀门,因此成为世界范围内家商用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而兼具耐高压的平行流微通流蒸发器和冷凝器又成为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的不二之选。欧盟自1996年后、中国自2002年后的新车空调已全部采用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 车用空调率先进入微通道时代微通道热交换器(俗称平行流蒸发器和冷凝器),目前全球所有的汽车空调系统均使用这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家用、商用空调蓄势待发而家用和商用空调系统上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要晚得多。首先是最快转向R410a的日本市场,从最早使用于小于2 匹的小型空调中,并逐渐向大型空调进军,同时,为取得高效能而采取扩大空调换热面积这一提高能效比的措施。而扩大空调换热面积的首选部件无疑就是全铝微通道换热器。随着禁用令期限的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空调企业已开始研发使用全铝微通道换热器。美国早在九年前就开始在家用空调上使用全铝微通道换热器,美国空调业的航母“约克”已100%在产品上使用了全铝微通道换热器;日本和韩国的空调生产企业,如夏普,三星等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研究。而中国,加速家、商用空调的更新换代更具迫切性:首先,中国空调产量在多年前就成为世界第一,近年来更是占全球空调年产量的70%以上,限制和禁用对中国是首当其冲;其次,中国家、商用空调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加上铜价高涨使企业难以承受,迫使企业加快“铝代铜”和新技术应用的步伐,即要符合环保、增效、节能,同时又要大幅度降低成本,而同样体积的铝价仅为铜价的十二分之一,应用平行流技术理所当然成为降低成本的主攻方向;例外,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和产业标准。而空调要达到节能主要有三条:一是采用变频控制,但变频器会增加很多成本;二是在铜管换热器上把制冷剂直接更换成R410a冷媒,但会导致成本更高。三是使用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既符合环保、有效节能,又可降低成本50%以上。因此,微通道成了家、商用空调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和出路。
微通道换热器应用领域:
微通道换热器除了可应用于汽车空调,家用、商用空调两大市场之外,微通道技术还可应用于冰柜、冰箱、洗碗机等电器上,以及应用于冷库、发电机冷却、食品自动售货机、空分设备、冰场、泳池加热等设施设备上,甚至可应用于飞机、坦克、潜艇、宇航飞船等高端领域。